山藥小麥粥
原料:淮山藥60克,小麥60克,粳米30克,加水適量,武火煮沸后,文火煮至小麥爛即可。
功用:養心陰,止煩渴。用于糖尿病心陰虛者,可見有心煩口渴、多飲多食、小便頻數量多等表現。小麥為高纖維食物,能明顯降低血糖。
成分分析:
山藥
1、健脾益胃、助消化;
生山藥含有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質,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。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,皆可食用。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癥;
山藥有健脾益胃、促進消化的作用,臨床上常用山藥來治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癥。脾胃不好的人,其實完全可買些新鮮的山藥食用,做到藥食兼施。
2、滋腎益精;
生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,有強健機體,滋腎益精的作用。大凡腎虧遺精,婦女白帶多、小便頻數等癥,皆可服之;
3、益肺止咳;
生山藥含有皂甙、黏液質,有潤滑,滋潤的作用,故可益肺氣,養肺陰,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;
4、降低血糖;
生山藥含有粘液蛋白,有降低血糖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糖尿病,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;
5、延年益壽;
生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、維生素及微量元素,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,預防心血疾病,取得益志安神、延年益壽的功效;
6、抗肝昏迷;
近年研究發現生山藥具有鎮靜作用,可來抗肝昏迷。
7、舒緩情緒、調節睡眠;
山藥的藥性溫和緩慢,不似人參那樣強烈,在調節脾功能的同時兼具舒緩情緒、調節睡眠的效果。因此民間才有“常吃山藥,脾氣不酸”的說法。
8、補虛;
名醫張仲景非常善于使用山藥補虛,他在《金匱要略》中說,山藥可以用來治療氣血兩虛以及胃痛、痹癥、閉經、月經不調等癥狀。
對于身體虛弱的男人來說,山藥可補益強身、延年益壽。新鮮的山藥里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、維生素及微量元素,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,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,常食之有益志安神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的功效
粳米
味甘,性平。能益脾胃,除煩渴。用于嘔吐、瀉痢或溫熱病所致的脾胃陰傷、胃氣不足,口干渴等。
粳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,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,人體容易消化吸收,但賴氨酸含量較少;還含有脂肪、鈣、磷、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。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雖不是很高,但因其食用量大,也具有很好的營養功效,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
粳米有潤腸通便有助胃腸蠕動,對胃病、便秘、痔瘡等療效、促進血液循環,從而減少高血壓、中和胃酸,緩解胃痛
小麥
別名:小麥、麩麥、浮麥、浮小麥、空空麥、麥子軟粒;
性味功效:中藥味甘,性涼。小麥:養心安神,除煩。浮小麥:益氣,除熱,止汗。蒙藥味甘,性涼、重、膩。滋補,接骨,鎮“赫依協日”病。
主治:中藥小麥:治心神不寧,失眠,婦女臟躁,煩躁不安,精神抑郁,悲傷欲哭。浮小麥:治自汗,盜汗,骨蒸勞熱。蒙藥治體虛,骨折損傷,“赫依協日”病。
用量用法:中藥30一60克,水煎服;外用小麥面適量,調敷燙火傷處。蒙藥多入丸散
|